
居民身份證動態監測系統【泰安軟件開發】
- 案例描述
隨著現階段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及交通的便利,人員流動性強,社會治安形勢的日趨復雜,難以掌控人員的動態信息,導致治安、刑事案件高發,各類高危人員的流動,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危害社會治安。
一、背景分析【泰安軟件開發】
隨著現階段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及交通的便利,人員流動性強,社會治安形勢的日趨復雜,難以掌控人員的動態信息,導致治安、刑事案件高發,各類高危人員的流動,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危害社會治安。
在如此龐大的社會形態下,公安機關真正掌握的只是極少數。現在只有旅館業、網吧二個行業的數據基本可被公安機關采集,且許多地區未實時獲取。信息時代,不掌握信息,就打不贏戰爭。公安機關迫切需要一套實時掌握人員活動軌跡的利器,做到對社會人的“動態化”掌控。
現人員出行,必須使用的就是居民身份證!自2005年全國實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以來,全國已累計換發身份證11.4億張,身份證作為公民法定的唯一身份識別證件,應用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沒有身份證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從“以證管人”的思路出發,只要實時掌握身份證的應用信息,即掌握人的信息,可從大局上做到有效的防范。
當前面臨的問題是:現在社會單位在廣泛地使用身份證來核驗人的信息辦理業務,如車站購票、旅館住宿、通訊業務、勞保就業、保險行業、物流配送、房產中介、汽車租賃、工商稅收、婚姻登記、抵押貸款等,但這些信息公安機關是無法掌握的!只有從源頭上掌握信息來源才是關鍵。
基于以上思路,我們研發了專門適用于公安行業的國家專利產品“身份證閱讀器數據分流裝置”(專利號:ZL201320004526.8)。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采用的是13.65M超高頻技術,內置IC加密芯片,通過專用機具身份證閱讀器來讀取芯片內的加密信息。
該設備在身份證閱讀器的基礎上進行了功能擴展,將讀取芯片信息傳送至本地電腦外,另復制一份信息發送至公安機關。這樣,無論在任何地方,只要使用身份證,公安機關即可實時掌握身份證信息。
我們不斷對產品性能不斷進行升級改造,2015年度,與公安部授權生產商聯合研發了一體式身份證閱讀器,將分流功能內嵌在機具里面,采用物聯網M2M卡進行數據傳輸,信息安全性,設備的穩定性及隱蔽更強、更實用。
二、功能架構【泰安軟件開發】
整套平臺由:分流式身份證閱讀器終端、物聯網信息通道、單向光導入、內部綜合應用等部分組成。
閱讀器讀取身份證信息后,實時通過無線網絡傳送至公安機關外網接收服務器,再由邊界平臺同步至內網數據庫。采集的每條數據與公安現有的在逃人員數據庫、涉毒人員數據庫、違法犯罪數據庫、高危地區、布控人員、掛失證件等數據庫進行交叉比對。比對碰撞成功的信息將在第一時間通過報警端或手機短信方式進行報警提醒。保障了公安機關有效開展打、防、控等重要工作進一步提升公安機關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
“居民身份證動態監測系統”的每一個終端采集設備就是一個永遠都不會倦怠的電子警察,通過系統的后臺比對系統隨時隨地發現可疑人員的行蹤,監控異常證件的使用,比目前工作模式下的路面盤查,社區走訪,獲取到的人員數據量增長百倍不止,把民警要做的常規固定動作接手過來,把公安的“眼睛”延伸到社會每一個角落。形成公安工作“靜可守”、“動可攻”的高效模式。
三、應用平臺【泰安軟件開發】
居民身份證動態監測系統,可對身份證的應用起到有效管理,通過對身份證信息篩選、比對、系統預警、短信預警、指揮中心報警處理,對本市數據和已經并網的城市數據查詢,動態掌控用證軌跡。
通過實際應用及測試,平均獲取并比對一條信息的時限在5秒鐘只內。例如某個在逃人員在車站購票,在售票員對其身份證刷取動作完成后,還未打出車票時,公安機關已經收到報警信息!
向科技要警力,只有掌握信息才掌握主動權,大數據、云平臺都要有數據做為支撐。終端專利設備獲取社會單位身份證閱讀器讀取芯片的數據,并傳輸至公安內網。與公安內網已有的在逃庫
四、發展規劃【泰安軟件開發】
在規劃發展方面,以全國一盤棋的思路擴展。確保后期的全國范圍的交叉防護,采用HADOOP等大數據分布式應用,搭建全國統一的應用平臺,各省、市、縣區之間的數據均可相互調用共享。例如山東省濱州市布控某嫌疑人張三,其在云南省大理市應用身份證時也可被實時掌握,通過并網服務器分布式計算提供有效的結果反饋。
真正實現“實時性、動態化”、“用證即掌握”。